工信部馬民:抓質量、樹信譽,保護消費者權益
“提高產品質量,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職責,也是落實十一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任務?!惫I和信息化部代表馬民在今日召開的2011年質量消費維權工作研討會上如是說。
在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推進工業產品質量和信譽建設時,馬民表示,第一,加快標準建設,確保產品質量,保證消費安全。2010年工信部繼續加快了工業標準建設,下達了3211項工業標準的制修訂計劃,對涉及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工業標準有限修訂。同時,根據《關于推進重點工業產品質量達標的實施意見》的要求,開展了重點工業產品達標備案的試點工作,推動工業產品的采標率。
“2009年,我們組織了產品質量摸底工作,發現產品質量存在很多問題,但是,與標準有關的一個是無標生產。很多企業根本就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,尤其是涉及老百姓人身安全的產品。還有一點是企業標準低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。另一個問題是相對于技術的發展,標準比較落后,影響了質量工作的跟進。在抽查中發現,有些合資企業也不按中國的標準生產。標準的建設是確保工業產品穩定、統一、性能安全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最基本條件?!瘪R民表示,加快標準建設,推動產品質量達標是今后工信部的重要工作。
第二,加快品種開發和品牌培育,為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選擇權。在2010年,工信部安排了很多新技術改造項目,其中涉及品種質量的項目達到3015項。在技術改造過程發現,很多關系到產品質量的,比如對產品質量的檢驗、規?;a,這類項目占項目總數的66.6%,有力地帶動了工業企業不斷創新產品、開發品種、提升質量,向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工業產品。同時,工信部以服裝、家紡、家用電器等消費類產品為重點,大力推進工業產品的自主品牌建設,成立了由七個部門和三個行業協會共同參加的推進服裝、家紡自主品牌部門的會商機制,引發了服裝家紡和家用電器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,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。
第三,規范企業自我聲明,確保消費者知情權。馬民指出,規范企業自我聲明就是要求企業該說的要說到,說到的要真實反映。通過前一階段的質量調查,發現標識存在很大問題。很多說明書標識不全,說明企業在自我聲明方面缺乏規范,有些問題消費者根本就不清楚。在標識當中存在很多不符合標準的情況。在抽查過程中只能按企業的標識來抽查,發現大大低于標準。工信部正在逐步建立工業產品技術質量信息發布制度,將發布工業產品的消費指導和消費警示,倡導明白消費、科學消費。
第四,落實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。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是對消費者權益最有力的保障。前一階段,接連出現質量重大問題,都是由于企業的誠信問題,沒有真正落實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。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下發了《食品工業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》,也發布了《食品工業誠信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通用要求標準》,同時,在黑龍江開展了乳制品誠信體系試點工作。去年9月2日,工信部發起了中國工業企業全球質量承諾活動,有156家工業企業率先向全球消費者公開質量信譽承諾,并向全國工業企業發出倡議。
第五,整治重點產品,打擊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動。工信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2011年對手機產品開展質量整治工作。前一段時間,手機產品出現了兩個重要問題,一個是手機音視頻色情,還有一個是手機吸費。去年,工信部對762款進網手機和542款市場抽樣手機開展了內置信息抽查同時,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也出臺政策,深入開展了手機吸費問題的治理工作。對手機運營商的SP進行了整治工作,對吸費手機進行了大量監督抽查。通過整治工作,配合有關部門在市場上抽查了大量手機,發現問題基本解決。
“提高產品質量,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職責,也是落實十一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任務?!惫I和信息化部代表馬民在今日召開的2011年質量消費維權工作研討會上如是說。
在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推進工業產品質量和信譽建設時,馬民表示,第一,加快標準建設,確保產品質量,保證消費安全。2010年工信部繼續加快了工業標準建設,下達了3211項工業標準的制修訂計劃,對涉及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工業標準有限修訂。同時,根據《關于推進重點工業產品質量達標的實施意見》的要求,開展了重點工業產品達標備案的試點工作,推動工業產品的采標率。
“2009年,我們組織了產品質量摸底工作,發現產品質量存在很多問題,但是,與標準有關的一個是無標生產。很多企業根本就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,尤其是涉及老百姓人身安全的產品。還有一點是企業標準低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。另一個問題是相對于技術的發展,標準比較落后,影響了質量工作的跟進。在抽查中發現,有些合資企業也不按中國的標準生產。標準的建設是確保工業產品穩定、統一、性能安全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最基本條件?!瘪R民表示,加快標準建設,推動產品質量達標是今后工信部的重要工作。
第二,加快品種開發和品牌培育,為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選擇權。在2010年,工信部安排了很多新技術改造項目,其中涉及品種質量的項目達到3015項。在技術改造過程發現,很多關系到產品質量的,比如對產品質量的檢驗、規?;a,這類項目占項目總數的66.6%,有力地帶動了工業企業不斷創新產品、開發品種、提升質量,向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工業產品。同時,工信部以服裝、家紡、家用電器等消費類產品為重點,大力推進工業產品的自主品牌建設,成立了由七個部門和三個行業協會共同參加的推進服裝、家紡自主品牌部門的會商機制,引發了服裝家紡和家用電器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,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。
第三,規范企業自我聲明,確保消費者知情權。馬民指出,規范企業自我聲明就是要求企業該說的要說到,說到的要真實反映。通過前一階段的質量調查,發現標識存在很大問題。很多說明書標識不全,說明企業在自我聲明方面缺乏規范,有些問題消費者根本就不清楚。在標識當中存在很多不符合標準的情況。在抽查過程中只能按企業的標識來抽查,發現大大低于標準。工信部正在逐步建立工業產品技術質量信息發布制度,將發布工業產品的消費指導和消費警示,倡導明白消費、科學消費。
第四,落實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。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是對消費者權益最有力的保障。前一階段,接連出現質量重大問題,都是由于企業的誠信問題,沒有真正落實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。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下發了《食品工業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》,也發布了《食品工業誠信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通用要求標準》,同時,在黑龍江開展了乳制品誠信體系試點工作。去年9月2日,工信部發起了中國工業企業全球質量承諾活動,有156家工業企業率先向全球消費者公開質量信譽承諾,并向全國工業企業發出倡議。
第五,整治重點產品,打擊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動。工信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2011年對手機產品開展質量整治工作。前一段時間,手機產品出現了兩個重要問題,一個是手機音視頻色情,還有一個是手機吸費。去年,工信部對762款進網手機和542款市場抽樣手機開展了內置信息抽查同時,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也出臺政策,深入開展了手機吸費問題的治理工作。對手機運營商的SP進行了整治工作,對吸費手機進行了大量監督抽查。通過整治工作,配合有關部門在市場上抽查了大量手機,發現問題基本解決。
- 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的“指揮棒”來了!(2022-05-20)
- 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創新試點工作(2022-05-20)
- 國家內燃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建(2022-05-20)
- 田世宏與國資委黨委委員、副主任任洪斌會談(2022-05-20)
- 市場監管總局推廣質量基礎設施“一站式”服務(2022-05-19)